為與國際學制接軌,以利學生跨國移動學習,臺師大率先於105年的臺大系統三校教務會議提案實施16週,一直到今年4月7日教育部同意備查本校111學年度行事曆為止,歷經六年努力,終於突破法規,達成目標。本校將自111學年度起,實施學期16週制度,第一學期自111年9月5日開始、12月24日結束;第二學期自112年2月20日開始、6月10日結束。教務處期望這項措施能帶動國內各大專校院,重新思考更彈性的學期制度。
依現行《大學法施行細則》規定,大學學分之計算以授課滿18小時為1學分為原則,因此國內各大專校院每學期上課週數皆為18週。然而,相較國外頂尖大學上課週數多為12至16週,臺灣的學期週數的確較長。
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表示,面對劇烈變化的外在環境,大學教育不應受限於僵化的學習時數,而應精簡並深化課程內容,並發展多元教學方式。劉美慧教務長說,推行16週方案目的是期待課程精簡深化,提升學生學習效率、強化自主學習能力。此外,透過暑期課程的規劃,有益於學生多跟業界連結、參加企業實習,或到海外交換、打工,累積國際足跡,甚至規劃提早畢業。
臺師大劉美慧教務長指出,上課週數調整之議題,於國立臺灣大學系統間醞釀許久,最先由本校於臺大系統的教務會議提案評估可行性,獲得其他兩校支持,於108年10月8日三校系統會議中決議開始推動。
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因應Covid-19疫情延後2週開學,為降低對師生暑期學習、研究規畫等影響,三校共同設計「臺灣大學系統因應武漢肺炎延後開學教學設計原則」,教師得以16週實體課程搭配2週彈性教學。在全校師生齊心努力下,「16+2週」授課模式試行頗有成果,109學年度第二學期再次實施「16+2週」,為上課週數縮短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此外,為進一步了解全校師生「16+2週」教與學的情形,本校於109年12月4日至11日進行上課週數調整意向調查,調查結果顯示,6成以上學生,8成以上教師,支持上課週數縮短。教務處於109年12月22日舉行「全校上課週數調整說明會」,向全校師生說明上課週數調整理念及相關規畫,也提出三個面向的配套措施:生活與學習諮詢、自主學習能力養成、維持課程品質與保障學生學習權益等,並在會中回應師生提出的疑慮,期許師生共同克服問題,成功跨出第一步。
在確保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前提下,經本校110年11月24日第127次校務會議暨111年3月9日第375次行政會議通過,111學年度正式調整上課週數為16週,相關配套措施及年度行事曆,業經教育部111年4月7日回函同意備查。
目前許多大學表示要跟進16週方案,於此同時,教育部也邀集大專院校,討論大學實施第三學期方案的可行性,本校的16週制度不僅與國際學制接軌,有利學生國際化學習,也帶動國內大學彈性學制的變革。(資料來源:教務處課務組 / 編輯:胡世澤 / 核稿:鄧麗君)
111學年度行事曆公告網址:http://140.122.64.18/page4/super_pages.php?ID=0page401
日期 | 進度 |
105.7.5 | 三校第7次教務會議: 由本校提案評估縮短上課週數 及規劃第三學期的可行性 |
108.10.8 | 三校主管會議:正式推動上課週數縮短 |
108學年度第2學期 | 試行「16+2」週 |
109.9.3 | 三校學習週數小組會議: 109學年度第2學期再次實施「16+2週」 |
109.12.4(~11) | 上課週數調整師生問卷調查 |
109.12.9 | 主管聯席會報:進度報告 |
109.12.22 | 全校上課週數調整說明會 |
109.12.23 | 函請各開課單位配合上課週數縮短政策, 調整109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綱要 |
109學年度第2學期 | 實施「16+2」週 |
110.3.3 | 主管聯席會報:進度報告 |
110學年度 | 實施「16+2」週: 110.3.17 第371次行政會議通過 110.4.14 教育部回函同意備查 |
自111學年度起 | 正式調整上課週數為16週: 110.3.17 第371次行政會議通過 110.11.24 第127次校務會議通過 |
111.3.9 第375次行政會議通過 本校111學年度行事曆 | |
111.4.7 教育部回函同意備查 |

